首页>新闻>媒体看崖州

【三亚日报】袁隆平院士离开的这一年 三亚“南繁硅谷”蹚出新“稻路”

【字体: 打印
2022-05-20 15:02 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

  时间定格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自那天起,连续好长一段时间,在位于三亚师部农场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基地,散发着泥土芬芳的鲜花、稻穗、种子,成为人们祭奠“大地的儿子”袁隆平的特殊告别礼。这里,是袁老生前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他与他的“禾下乘凉梦”激励科研人员,向着更高产、更优质的水稻发起“攻坚”。
  早造测产亩产1004.83公斤、晚造测产亩产660.36公斤……袁老离开的这一年,三亚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袁隆平院士提出“海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蹚出新“稻路” 。

  
5月6日,在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试验示范点拍摄的稻田,工作人员操作收割机。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结缘
  晚风轻拂,稻叶微微摆动,还是那片水稻田,却找寻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自1968年开始到三亚从事南繁育种以来,50多年中,袁隆平与南繁基地、与三亚结下不解之缘。
  “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发现最美的地方还是三亚。”袁老生前每年冬天都从外地飞抵三亚开展科研,居住在基地的科研宿舍,潜心研究。
  袁隆平充分利用这里独特的气候资源开展工作,以杂交水稻科研、育种为主体,逐步形成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核心基地。
  1970年,袁隆平正在为远源杂交收集野生资源,当时的助手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后被命名为“野败”,这为水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袁隆平利用在三亚南红农场发现的特殊不育野生稻资源成功突破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从此把杂交水稻和袁隆平这两个耀眼的名字牢牢刻在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史册上……
  50多年过去了,从三亚走出去的中国杂交水稻以产量高、品质好著称于世。袁隆平先后在三亚基地里选育出数十个杂交水稻品种,其中有10多个品种被全国大面积推广,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攻关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基地,一栋米白色的四层小楼,袁老的房间在二楼最左侧,房间不大,内部陈设简陋。
  2020年12月,袁老已90岁高龄,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但他和往年一样到三亚开展科研。从前,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后来,因为腿脚不便无法下田,他就在住所拿起显微镜,仔细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做详细记录。他的心愿是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大关。
  还没见证攻关成功,袁老便带着“禾下乘凉梦”去了云间。尽管悲痛万分,但包括其团队的科研工作者,化悲痛为力量,将攻关进行到底。
  去年12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涂升斌和他的团队“驻扎”在崖州坝头基地,开启亩产攻关工作。崖州坝头试验田总共40亩,聚集了水稻栽培、育种、植保、土肥等领域专家,应用了培育壮秧、幼苗移栽、宽窄行种植等调控技术,为攻关成功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021年10月26日上午,“海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高产攻关项目晚造测产传来喜讯:亩产660.36公斤,超过600公斤的目标。而在上半年,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早造亩产926.5公斤,双季亩产1586.86公斤,创海南水稻双季单产最高纪录。
  “这是袁老生前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愿望。”涂升斌说,他与袁隆平见过数次,在水稻科研上得到了很大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双季稻亩产攻关3000斤,是涂升斌对袁隆平的交代,也是对自己的交代。

  “稻”念
  在追求更高产的“稻”路上,三亚用实际行动替袁老圆梦。
  今年5月6日,喜讯再次传来:2022年杂交水稻双季早稻亩产910公斤,达到早稻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杂交水稻再获佳绩,助力三亚“南繁硅谷”走出一条新“稻路”。
  “如果今年继续在这块地上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的目标,那良种良法的栽培技术模式就可以总结出来,下一步可以进行更大面积种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在当天的测产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专程赶来参加,并进行了分析总结。
  突破更高产,不仅是袁老生前的心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心愿,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事实上,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示范项目在三亚启动以来,便以不同生态区双季亩产3000斤为目标,筛选出适宜热区高产、高抗和广适性的组合。
  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锋介绍,该项目2022双季稻早造示范品种“湘两优900”“吨两优900”,于今年5月6日测产为910公斤/亩。该基地水稻品种展示示范,从全国征集了152个品种,展示面积40亩,该基地还包括有“海南好米”获奖品种展示区、旱稻展示区、特色牧草种植示范区。
  时光易逝,精神永存。除了用“水稻高产”致敬袁老,如今在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里,袁隆平纪念园也已落地。5月22日,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三亚将在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举行袁隆平院士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据了解,建造袁隆平院士铜像,旨在深入宣传袁隆平科学精神、南繁精神,宣传三亚在南繁育种中的贡献以及对海内外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追忆和感谢袁隆平院士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的巨大贡献,传承弘扬他朴素务实、深耕大地的劳动精神。
  “袁老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看着金黄的稻穗,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技术员冀占东说,袁老离世已近一年,但其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品质一直影响着自己,自己要像他一样,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49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5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