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区情

崖州简介

【字体: 打印
2025-05-12 08:37 崖州区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
  
  崖州区位于三亚市西部,东与天涯区毗邻,北群山连绵与保亭县接壤,西与乐东县交界,南邻南海,距三亚市区45千米,地处宁远河下游开阔地带。辖32个村(社区、居)委会,其中8个社区、24个村委会,总面积349.49平方千米,截止2024年底为户籍人口120027人,非户籍登记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为52592人。。
崖州区经济社会承压前行,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60.69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8.6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8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9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81元。
  崖州区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势,北部山高岭峻,南部平原海岸。海南岛的第四大河宁远河穿城而过,中游分布沿山台地及丘陵,土地平坦肥沃,加之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丰沛降水和充足热量,使得崖州区成为琼南最大的瓜菜生产和集散中心。南繁育种研究院和坡田洋、郎芒田洋、白超田洋、岭落田洋等田洋基地也坐落在崖州区,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崖州区自然资源丰富,有中低热度地面热水2处:崖城热水塘热泉井、南滨农场热泉井各两口。区内南山岭附近海域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目前已探明两口高产天然气流井。
  崖州区旅游资源丰富,坐拥南山及大小洞天2处5A级景区。崖州自然风光海色涵山,天光照水,山海之间宛如一幅古朴雄壮的长卷。境内有鳌山叠翠、抱郭双流、洞天幽胜、落笔凌空、镜湖秋月、玉井温泉、灵山腾云、峻岭回风等景观,并称“崖州八景”。
  崖州建制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中崖州古城是一座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古城,古崖州地区是海南南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存留较多、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众多,拥有崖城学宫、崖州故城、迎旺塔等国家、省、市级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3处,历史建筑及不可移动文物共三百多处,如廖家宅、范家宅等;遗址14个如河头遗址、卡巴岭遗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如崖城革命历史纪念碑、梅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梅山红色文化史馆等。同时崖州区还拥有拥有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是崖州民歌,二是黎族打柴舞。
  崖州历史悠久,自西汉开疆海南以来,历朝郡县治所多设于此,长期以来是海南岛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素有“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治所”之称,是三亚文化的根基所在。2007年,原崖城镇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正式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海南省首个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954年10月,原崖县县委、县政府及直属机关从崖城搬至三亚。2014年撤镇设区,2015年1月崖州区正式挂牌成立。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位于崖州区,作为海南自贸港13个重点园区之一,总体规划面积69.3平方公里,立足三亚“纬度”、南繁“温度”和南海“深度”优势,聚焦服务“南繁”“深海”两大国家战略,规划布局南繁科技和深海科技两大空间板块。南繁科技板块,重点布局“一城、一基地、一谷”。一是南繁科技城,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培育崖州湾国家实验室等“一室八中心”,是南繁硅谷创新创业核心载体。二是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国家(三亚)隔检中心、离岸创新平台、中转隔离基地等项目,形成高效便捷、风险可控的种质资源进出境通道。三是生物谷,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以自然环境为基底,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繁育、研究及成果转化基地,打造种质研究、生命科学、高效农业等多产业集聚融合创新地和跨学科国际合作示范区。深海科技板块,重点布局“一城、一港”。一是深海科技城,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加快构建深海科学研究、装备研发和应用平台,筹划“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体系,打造国家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着力培育开放共享的国家深海科研试验能力。二是南山港延伸入海,已启动建设国内首座公共科考码头,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基础设施,全力打造我国海洋战路综合服务保障基地。
  崖州区是三亚主要的农业产区,是全国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是国家南繁硅谷核心区。全区耕地保护面积8.21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6.86万亩。辖区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大隆水库,水利资源丰富。全区每年收购北调的瓜菜达20万吨以上,是琼南最大的瓜菜集散中心,也是海南省最大的瓜菜生产基地之一。崖州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2023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名单,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崖州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辖区内有南山、大小洞天两个5A级景区,传承上千年的历史文化,全区共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家,占全市总量的74%。建于宋代的崖州学宫,建于清代的迎旺塔等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研究海南古建筑风格的人文宝典。古崖州人杰地灵,被谪居的名臣有唐代名相李德裕、宋代名相卢多逊、胡铨、赵鼎等,以及鉴真和尚、黄道婆、岭海巨儒钟芳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在崖州留下传诵千古的故事。崖州的民间文化艺术绚丽多姿,崖州民歌和黎族打柴舞均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梅联、镇海、南山等村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49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5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