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

牢记总书记嘱托系列述评:浓情暖天涯 重托催征程

【字体: 打印
2018-10-10 11:05 海南日报

浓情暖天涯 重托催征程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听取了海南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海南近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王凯 摄

 

  季节虽是金秋绚烂,时代却已春意盎然。

  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即将“而立之年”的海南经济特区,牢记嘱托,肩负使命,以坚定的步伐,开启新的征程。

  海南人民清晰地记得,4年前的那个春天――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900万琼州儿女的深情牵挂,带着对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殷切期望,踏上了琼州大地,把脉海南,指明方向。

  在樯桅毗连的渔港,他祝福渔民“打更多的鱼,更大的鱼”;在玫瑰盛开的田间,他叮嘱党员干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国际邮轮码头,他勉励海南“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在座谈会上,他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夙愿,回忆昔日考察海南经历,激励海南要有“雄心壮志”;在碧海之滨、蓝天之下,他语重心长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一路浓浓关怀,一路鼓励鞭策,一路殷殷嘱托,每一个动情画面,都定格在海南人民的脑海里,镌刻进海南的发展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厚爱海南,洞悉海南省情。他用一系列“最”字指出了海南发展的三大优势: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国际旅游岛是“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寄予厚望:要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和战略布局,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海南提出的新要求、赋予的新使命,为海南发展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嘱托,声声入耳;壮志,念念于心。前行之路,豁然开朗。

  海南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努力实现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愿景”。

  擦亮特区品牌

  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

  ――习近平

  2012年12月,广东深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20多天的习近平,瞻仰邓小平铜像,抚今追昔,缅怀邓小平同志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今后仍然要走这条正确的道路。“这是富国之路、富民之路,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开拓,要上新水平。”

  2013年4月,海南博鳌。就任国家主席20多天的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向中外嘉宾宣告:“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在随后视察海南时,他重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夙愿:“1987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两个改革“地标”,两次重温夙愿,体现了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和清醒判断,释放了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强烈信号。从深圳到海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这是中国再出发的关键抉择。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处在重峦叠嶂的跋涉途中,考验中国改革开放的决心、勇气与智慧。习近平,这位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新一轮革新的中心人物”的领导人,像一位舵手坚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时间”,带领13亿中国人攻坚克难,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1978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用48页的系列文章介绍邓小平和打开大门的中国,其开篇之作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为大面积改革开放路子”的经济特区,就是为了这个梦想而生。海南,这个全国最大经济特区也是在逐梦中诞生、前行。

  早在1979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陪同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父亲习仲勋来过海南。2013年春天,坐在飞驰的动车上,他回忆昔日海南,表示海南发生了“沧桑巨变”。他说:“看到琼州大地发生的新变化,甚感欣慰。”

  又过4年多,今天的海南,已经从边陲海岛发展成为蓬勃向上的国际旅游岛,世界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加快构建,环境质量持续全国领先,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从中央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开始,我们就决心把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海南的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后发优势多,发展潜力大,要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的鲜明定位,体现了对海南经济特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也赋予了海南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全局中的重大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经济特区的使命远没有完结,而是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

  2017年6月至9月,海南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为主题,促进海南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大解放,强化特区意识、发扬特区精神、擦亮特区品牌,进一步革除影响海南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机制性障碍,推动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句寄语,就如一盏盏明亮的“灯塔”,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

  他谆谆教导:“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

  他着重强调:“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海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他深刻指出:“海南对外开放基础较好,具有面向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又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应该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希望海南积极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鲜经验。”

  ……

  4年多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用改革开放的步伐续写“中国故事”的海南魅力: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画好了全省“一张蓝图”;海南司法体制改革从破冰走向了深水区;海南农垦改革创造性在全国成立首个“居”;“放管服”改革累计减少审批事项1197项、瘦身79.8%,从“精简”到“极简”;三亚创新旅游市场监管,“四位一体”模式成为全国典范。同时,海南新增国际友城4对,扩大了“朋友圈”;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开通国际航线,拓展境外客源市场……

  面向未来,“琼”字航船与中国航船编队一道,将驶入更加宽阔也更加复杂的海域。

  2017年9月3日,厦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

  面对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习近平主席坚定地指出:“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需要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加以破解。中国有句话叫良药苦口。我们采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这剂良方。事实证明,全面深化改革的路走对了,还要大步走下去。”

  牢记嘱托,乘风破浪。“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灵魂。”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第七次党代会上向全省干部群众发出动员令,围绕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坚决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

  抓住“最大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发展的总抓手就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习近平

  汽笛长鸣,邮轮靠岸。2017年9月16日,载着2000多名游客的维多利亚号邮轮,从香港驶来,停靠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还将驶向东南亚国家。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是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之一,可同时停靠5-7艘世界级邮轮。世界各地游客在此集散。一集一散,让海南与世界相连。

  站在码头,回忆起4年前的那一幕,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云历历在目。

  “2013年4月10日,我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在邮轮码头考察了40多分钟。”曾宪云说,交谈中习近平总书记向大家讲述,他在厦门工作时,由于还没有建成邮轮港,邮轮停泊点远离岸边,游客上岸游览参观还要靠小驳船来回接送。“说到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们要加快邮轮母港的建设步伐,加快发展邮轮产业,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作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国际旅游岛建设。早在2010年的春天,他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时,就曾来海南调研。那次调研重点就是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抓手,推动海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他一路调研,一路嘱托,一路指导:“使国际旅游岛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把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一个重要内涵是通过结构调整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3年后的视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集中了解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展,实地调研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此时,国际旅游岛建设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际旅游岛建设也碰到诸多困难。

  本就经济基础薄弱的海南,如何承受增长换挡的阵痛?要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又该发展哪些产业?面对不断曝出的“宰客”事件,海南又该如何恢复并提升美誉度?入境游客量少且出现下降势头,国际旅游岛如何才能“国际”?一个个问题,曾经一度让人们对国际旅游岛怎么建、能否达到目标感到迷茫。

  穿云破雾,答疑释惑。习近平总书记为海南经济发展“把脉开方”,要求海南建设好国际旅游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他鲜明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海南发展的总抓手就是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海南的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要以更大的力度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通过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阐述,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明了“建设好国际旅游岛”与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果关联,释放了不仅要建还要建设好国际旅游岛的强烈信号,更加坚定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信心。

  纵向上看“最大机遇”,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又一次对海南发展给予的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支持,为海南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描绘了清晰路径,开拓了海南发展空间。有专家评论,建省办经济特区是国家将海南“扶上马”,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对海南“送一程”。

  横向上看“最强比较优势”,《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六大战略定位,即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并从投融资、财税、开放、土地等方面给予海南许多特殊政策支持,在全国创造了“政策洼地”效应。

  “海南的同志要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实施好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利用好各项政策优势,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意味深长。

  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为海南经济转型开出了一剂剂“良方”:“海南要加快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把中央支持海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用足用好”“发展高水平旅游业,要抓硬件,更要抓软件,特别要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精细化管理,以优质服务赢得旅客的笑脸和称赞,赢得持久的人气和效益”“海南积极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鲜经验”“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协会了解组织渔民生产等情况。 王凯 摄

  海南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的“良方”,重温《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谋划海南经济发展。

  “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海南应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海南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谋划培育旅游、热带高效农业、互联网、医疗健康、金融、会展、现代物流、油气、医药、低碳制造、房地产、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等十二个重点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

  “加快发展高水平旅游业,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客观要求”――海南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为契机,重点扩大旅游、教育、文化、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用好用足国家赋予海南的离岛购物免税、航权开放、入境免签、离岸金融等开放政策。

  “周到的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是旅游开发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各方面人的素质又是办好服务业的核心”――海南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推动成立国际旅游大学和健康管理学院;三亚在全国首创设立旅游警察,探索“四位一体”旅游市场监管模式;海口以“双创”为抓手,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

  “良方”层层递进,效果步步显现。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4044.5亿元,3年实现千亿元跨越;旅游总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连续3年每年一个千万台阶,入境游也止跌回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4%,占经济总量的53.7%。

  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经过4个月的调研,形成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中期评估报告(送审稿),总结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的建设发展成效,实事求是指出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思路。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表示,将结合中期评估工作,认真思考和谋划推进国际旅游岛后期建设发展等各项工作,超前谋划推进国际旅游岛升级版,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这一更高层次的改革,争创海南发展新优势。

  打造农业“王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新年前夕,电视里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新年贺词,听到这句暖心的话,三亚大茅村村民林亚香热泪盈眶。“习近平总书记很亲切,对我们老百姓很好,一直惦记着我们。”林亚香说,每次在电视中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就让她回想起那个温馨场面。

  2013年4月,琼州大地春风荡漾,三亚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内,缤纷的玫瑰热情绽放,芬芳沁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田间地头,看望乡亲,与他们聊生产、话民生。当时,林亚香正忙着切花、包花,习近平总书记走过来与她亲切交谈。“刚开始很紧张,话都结巴了。但是习近平总书记问话,很温暖,很亲切,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慢慢我就放松下来了。”林亚香回忆,“习近平总书记问我是否常年在这工作,玫瑰花价格多少,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他就像是我们自家大哥一样。”林亚香说。而给习近平总书记戴上竹笠的切花女工李玉梅,也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一家人。”

  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园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经营玫瑰花、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表示肯定。时隔4年多,林亚香和李玉梅的日子过得更好了。她们的工资从当初的1800元/月上涨到3000元/月,林亚香还把自家的4亩水田都种上了玫瑰花,年收入有五六万元。

  有一个细节,让兰德国际玫瑰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印象深刻。“坐电瓶车去玫瑰园路上,还没下车,仅仅看了一眼,习近平总书记就脱口而出,这田里的土碱性很高啊。”杨莹说,当时非常惊讶,没想到日理万机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土地了解得这么专业。

  后来杨莹通过媒体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就植根在广袤的土地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农村工作多年,同乡亲们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2013年6月,在哥斯达黎加共和国访问时,他还自豪地说“我做了7年的农民”。“三农”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他把“三农”工作定位为立国之本、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年春天,站在玫瑰盛开的田间,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句话既是对海南说,也是对全国说。此后,从山东到陕西,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用这句生动、接地气的语言深刻阐释了“三农”的重要性,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中国要强,农业一定要强;中国要美,农村一定要美;中国要富,农民一定要富。”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发展势头相对良好,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没有7亿农民的梦想构筑。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海南党员干部,要把中央制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贯彻落实好,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热带农业资源十分了解,陕西、河北、福建等他工作过的地方,都有科研队伍在海南从事南繁育种。他进一步强调,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作物资源,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海南发展热带特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做强做精做优热带特色农业,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嘱托在耳,迅速行动。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海南创建全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深化新一轮农垦改革,着力把农垦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国家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完善良种良苗繁育体系,高标准建设“五基地一区”;着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发展共享农庄,使农民转变成为股民、农房转变成为客房、农产品现货转变成为期货、消费者转变成为投资者。2016年,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突破70%。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海南持续推进农村“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加快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千个美丽乡村建设,并将其与全域旅游、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新型城镇化等统筹推进,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让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的政策扶持。

  4年多过去,盛开的玫瑰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把玫瑰花种植与二三产业融合,生产化妆品、精油,打造休闲农业。”杨莹说,2014年玫瑰产业园打造成为旅游景区,2016年接待游客人次就达到130万,带动周边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玫瑰,十几家民宿陆续开张营业。

  玫瑰风情产业园内,所有的道路均以花的品种来命名,只有一条道路例外,叫“亲民大道”。这条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产业园内调研时走过的路。命名为“亲民大道”,是产业园员工们共同讨论的结果。大家都觉得,习近平总书记非常亲民,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说的都是老百姓心里话。

  的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既讲大逻辑又说大众话。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无不体现着这位大国领袖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刻洞察、对农民的殷殷情怀,为新时期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海南既有带着老乡一起奔小康的现实需求,也有南繁育种保护国人饭碗的责任担当,还有把全岛作为大景区打造的发展追求。我们需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句句大众话,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铭记“人民至上”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习近平

  2017年8月16日中午12时,南海伏季休渔结束,琼海市潭门港渔民扬帆起航,奔向南海耕海牧渔。一路航行,一路收获。数天后,渔民归来鱼满舱。卸下新鲜的海鱼,渔民们看着那张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合影,回忆起那句温馨的祝福。

  4年前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潭门镇看望渔民,登上一艘从南海捕鱼归来的渔船。沿着狭窄通道察看鱼舱、驾驶室、休息室、厨房等设施,询问渔民出海捕鱼和收入情况。“出去一次需要多少天?船上有多少人?每次收获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十分详细。”潭门镇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回忆。

  “看到船舱里的鱼,习近平总书记很快就认出了金枪鱼、马鲛鱼和石斑鱼等品种。”潭门镇琼琼海渔11001号船船长王书茂说,“习近平总书记是‘行家’啊,他跟大家说‘根据我的经验,刚钓上来的石斑鱼用针刺破鱼鳔放气,才能养得久’。”

  “我很喜欢出海,有时间跟你们一块出海去。”习近平总书记同淳朴的渔民合影留念,祝愿他们家庭幸福,出海平安,收入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打更多的鱼,更大的鱼”。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惦记着海南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他说,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根本一条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正所谓“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我们要牢记在心,落实在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海南“做好民生工作,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并从抓重点、抓实在、抓持久、抓组织4个方面,对做好民生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嘱托道:“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

  哪些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不久,北京人民大会堂。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面对中外媒体的镜头庄重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7年7月26日,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不惜笔墨地强调了一系列“更”字。关键原因就是这一系列“更”字,既标注了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也生动指出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海南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要抓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环境、文化等民生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屋漏者在宇下”,我们就是要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去办事,绝不能糊里糊涂办群众不满意、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在民生领域取得了成绩。财政支出的70%以上投入民生;五项职工社会保险和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省统筹、全省覆盖,低保应保尽保;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居全国前列;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中职教育免费注册入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等挂牌成立,五大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初步建成;基本建成省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哪些人群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用饱含深情的话,表达出困难群众在他心中的分量。

  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人,都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每到一个地方调研,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有时还专门到贫困县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进村,一张照片挂在村博物馆门口,那是2010年4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考察什进村的场景,他与黎族妇女们交谈着,背后是只能弯腰才能进去的茅草屋。站在茅草屋前,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整体推进的同时一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最困难户的脱贫致富,使国际旅游岛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他还来到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对学校坚持扶贫与扶志、扶贫与育才相结合的做法给予肯定,鼓励学校继续搞好教育扶贫。

  如今,什进村吃上了“旅游饭”,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0多栋别墅拔地而起,并建起了酒店、居民活动中心、商业街、村博物馆等。海南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实施了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劳务输出、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卫生健康、科技人才引领、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等10项扶贫措施。2016年,海南净减少贫困人口19.0421万人,完成比例101.3%,实现了10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全面小康,近在眼前;中国梦圆,曙光已现。

  秋风起兮,蟹黄鱼肥。南海开渔,潭门渔民驶向大海,驶向幸福生活。

  “现在渔民出海打鱼不再枯燥,政府帮我们免费安装了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备,可以在海上看电视了。”丁之乐说,休闲渔业也在潭门镇逐渐发展起来,拓宽了渔民的收入来源。

  守好“最大本钱”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

  有一种赞美延续近千年。

  宋代文豪苏东坡面对海南秀丽的风景,不禁挥墨写下“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2013年4月9日,在三亚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和黎族农民技术员蒲日成亲切交谈。王凯 摄

  90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苏东坡这三句诗,赞美海南的生态环境,称在海南可大口呼吸新鲜空气,“何其幸福”。

  “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工作结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论断,立即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共鸣。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既阐述了生态文明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也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更高定位――

  “13亿中国人需要有环境优美、适宜度假的地方,海南的同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指出了保护海南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这是13亿国人的需求,也是海南的发展机遇。海南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提出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就是要通过不懈努力,实现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愿景”。

  从省域“多规合一”强化生态红线到“六大环境专项整治”,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到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从三亚“双修”、海口“双创”到琼海探索“三不一就”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全省上下扛起生态担当,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好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对于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更高要求――

  “希望海南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当个表率,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央要求海南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海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增绿”“护蓝”,始终坚持生态底线思维,绝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加快形成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使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近年来,海南全省因不符合产业环保政策而被“一票否决”的项目上百个,清理历史遗留“未批先建”“未验先投”建设项目4372个,其中淘汰关闭289个、整顿规范2584个;同时,培育发展十二个重点产业,推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对于海南的生态环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更高的高度――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发展规律、洞悉海南省情作出的科学判断,在全省各界引起强烈共鸣与认同。“本钱”是一个地方发展可以凭借、依靠的条件和资源,“最大本钱”就是最具竞争力的条件和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最靓丽的名片,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核心资源。八方游客汇聚海南,正是被海南的碧海蓝天、阳光沙滩、绿水青山所吸引。如果没有全国一流的生态环境,海南就没有卖点、没有吸引力。“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海南坚持生态立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污染治理,从源头上把好生态关,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到完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从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到建立健全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体制;从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体系……海南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精心呵护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美丽中国不能缺少海南篇章,精彩的篇章需要全民共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海南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加强全民生态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倡导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增强全社会生态自觉。

  海南环境质量持续全国领先,2016年海南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4%。截至2017年7月,这一比例为99.8%。这意味着,海南每年超过360天空气优良。

  美好新海南,习近平总书记为海南明确的发展目标,就凝聚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省第七次党代会这样生动解读“美好新海南”:“美”就是山水美、城乡美、人文美,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好”就是发展好、生活好、风气好,全省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就是新观念、新动能、新作为,全省人民精神面貌、城乡面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美好新海南,不仅是物质富裕的生活,而且是健康文明的生活。干净的空气、蔚蓝的海水、葱绿的森林,无疑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最优质“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最具魅力“旅游产品”。

  延续千年的赞美,需要继续延续。

  扭住“决定因素”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干部是决定因素。要引导干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工作本领,在实践中丰富阅历、磨砺意志,提高适应不同环境特别是艰苦环境、处理各种矛盾特别是复杂矛盾的能力。

  ――习近平

  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每次邮轮停港,三亚边防检查站边检员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微笑着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并且如百米赛跑般争分夺秒,在10秒之内验放一个游客。“大型邮轮停靠时间短、通关人数多,通关时间要求快。”三亚边防检查站司令部副参谋长罗文琦说,“4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时,我们的验放单个游客是15秒,就已是全国领先。”

  从15秒到10秒,是硬件设施的优化,更是边检员素质的提升。邮轮港,就如同中国的一扇窗户,世界各地游客在这里短暂逗留时,看到的美景,体验到的服务,就是他们对中国的第一印象。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作风不仅直接关系海南发展,而且关系全国和世界各地游客的观感,关系我国的国际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海南抓干部作风建设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谋划。

  “这样的高度”,在于海南在国家战略中的角色和定位。“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要求海南发挥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

  从建省办经济特区到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央对海南建设的要求不断提升,海南干部队伍建设也需要同步提升。海南从提升国际旅游岛建设国际化水平、更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抓好组织工作的十条举措,认识好干部,培养好干部,用好好干部,让更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在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征程中脱颖而出、担起重任。

  “要引导干部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工作本领,在实践中丰富阅历、磨砺意志,提高适应不同环境特别是艰苦环境、处理各种矛盾特别是复杂矛盾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海南,转变工作作风一定要持之以恒抓下去,做到有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问题能有效解决、已解决问题不再反弹。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引用这句古人名句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切实做到严以律己,为政清廉。

  4年多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重要成果,“乐东经验”成为全国“三严三实”先进典型;

  海南开展了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办成了一批大事难事要事,刷新了海南速度,发扬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海南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二十条规定,持续整治庸懒散奢贪、“不干事不担事”,实现巡视、纪检派驻全覆盖,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2016年群众对我省反腐倡廉的满意度达97.8%,达到开展这项活动以来的最高值;

  海南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准则,坚决守住做人、处事、用权和交友的底线;

  ……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用活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论语中说“使人者器之”,使用人要按照个人才能合理使用,越是人才资源相对紧缺,越要注重通过使用人才,促进人才成长。他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为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各层次各方面人才能够各得其所,各展其才。

  海南清醒认识到人才不足是制约海南发展的一大因素。海南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好“百人专项”等工程,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紧缺人才,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用好“候鸟型”人才;开展“一站式”服务,妥善解决人才落户、安居、社保、医疗、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鼓励大学毕业生在琼就业创业,推动人才向基层、艰苦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流动,确保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才。
  人才是时代的翘楚,人才也肩负着时代的使命。2015年5月26日,浙江省杭州市。习近平总书记对簇拥在身边的年轻科研人员们说,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只要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优势,我们国家的发展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需要人才支撑;实现“三大愿景”,需要人才支撑;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海南担当,也需要人才支撑。

  时间长河,滚滚向前。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900万琼州儿女汇聚起澎湃力量。近年来,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海南的重要指示的正确指引下,海南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各项事业均取得重大成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南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相信只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定能行稳致远,抵达“目的地”美好新海南,实现“三大愿景”。

 

(海南日报 况昌勋)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三亚市崖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开发维护:三亚市党政综合网络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14000806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2000049   琼公网安备琼公网安备 460205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