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
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
世人都记得,在这片土地上,中国曾发出了关于改革开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强音。
那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演讲中号召亚洲各国,勇于变革创新、坚持开放包容,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广阔空间。他指出,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的活力,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离开博鳌赴海南各地考察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的干部群众同样明确指出, “改革开放是发展海南的关键一招”。他殷切希望海南,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
4年来,海南始终坚定地按照党中央标定的航向,坚决落实中央改革开放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不断探索新的路径,不断捧出新鲜经验,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步履铿锵。
又是春满天涯的日子,2017年4月召开的省第七次党代会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灵魂”。必须围绕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坚决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是中央的重大决策,寄托几代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期望,我们一定要把特区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继承和发扬特区精神的基础上,为新时期的特区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内涵,争取新的作为。”海南省委书记、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赐贵说,发扬特区精神,丰富特区内涵,就是要擦亮特区品牌,增强特区自信,推动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6月中旬以来,省委在全省开展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美好新海南”为主题的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上下迅速掀起一轮思想大解放、发展大行动的热潮,将其作为谋划和推动海南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抓手。
大研讨大行动永远在路上,改革开放没有休止符。
这个年轻的热带岛屿省份牢记嘱托,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持续开拓、勇当先锋,努力当好共和国的弄潮儿。
蹄疾步稳,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海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习近平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主动就会被动,不落实就会落空。
海南干部群众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视察海南时关于改革的谆谆教诲: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为海南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总书记的嘱托为海南改革实践注入了强劲动力。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有力领导下,海南始终坚持改革思维,主动向改革要发展空间,要发展环境,要发展活力。各项改革层层推进,发展动力步步增强。
最近,随着《海南省推行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实施方案》的出台,以及椰城警民通APP的上线,“不见面审批”成了海口市民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海南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改革重点不断推进。从行政审批权限“下沉”,到多轮精简审批事项,到试点园区“规划代立项”的极简审批,再到如今的“不见面审批”,人们见证了海南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坚定步伐,热议着不断深入的改革给发展和民生带来的巨大变化。
体制机制可以吸引人、激励人、感染人,海南充分展现了改革的“魔力”。
改革的“魔力”,在于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
今年6月,全国首个省级规划委――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迈入新阶段。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在成立大会上表示,省规划委员会因改革而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是海南治省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他进而指出,“多规合一”改革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要从深化改革的全局高度提高对总体规划引领作用的认识,总体规划不仅有引领发展的作用,而且对资源配置有指导、管控的作用,要坚决落实执行。
回顾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两年多来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不断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实现理念创新和认识更新的过程。
是继续规划“打架”、条块分割,在发展中各自为阵、产能重复,还是“全省一盘棋”?海南人民坚定地支持了后者,“全省一盘棋”逐步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两年来,海南省域“多规合一”改革把全省整体作为“一座大城市”来配置资源,使最好的资源吸引最好的投资,将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海南的发展优势;
在“多规合一”的引领下,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统筹产业布局,引导十二个重点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加快推动海南经济转型升级;
以“多规合一”为统领,强化生态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的刚性约束,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推进“放管服”改革,探索“极简审批”,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海南生态软件园的“企业服务超市”,企业注册3小时以内完成、“一站式”的极简审批,已经吸引了近2000家互联网企业入驻园区。“这是‘多规合一’改革带来的重大红利。”园区负责人杨淳至说。
改革的“魔力”,在于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曾几何时,不知有多少人为三亚整治旅游市场捏了一把汗。他们担忧:一旦动真格,旅行社进入三亚的积极性就可能受到影响,继而影响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
但也就是在一片担忧声中,2015年,三亚在全国首创设立旅游警察。重典治旅,曾经的“天价客房”、海鲜市场“欺客”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旅游市场不断净化,三亚美名远扬,先前的担忧不攻自破,仅今年上半年,三亚全市旅游总收入就超过203.01亿元,同比增长超三成。
求变的不仅是旅游业,还有海南的房地产业。自去年以来,海南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两个暂停”调控政策,并严格管控海岸带、生态红线区域以及中部生态核心区内的房地产开发。目前,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主动求变让世人看到,海南敢于向既得利益“亮剑”,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是有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信心的,也是做好了长期努力的准备的。
据统计部门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十二个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10.7%,高于全省GDP增速3.2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投资结构改善,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0%,比重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海口国家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3个产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达876家。
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过程中,海南坚决落实中央各项改革部署,着力推动多项重点领域改革,为海南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对全国31个垦区贯彻落实中央农垦改革发展文件情况的考核中,海南农垦名列第一,成为全国新一轮农垦改革中力度最大、进度最快的省份。今年3月26日,全国深化农垦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海南召开,肯定海南农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通过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全国第一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在无先例可循的背景下,海南吹响改革号角,坚持改革的问题在改革中解决,创新推进法院、检察院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四个方面改革,改革红利不断显现,海南也从中尝到了“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的甜头。
对海南的各级干部来说,加入这场海南改革洪流中的最大收获,是更加自觉地运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工作。
海口“权限下放、干部下沉”,三亚撤镇设区,以及“海澄文”一体化和“大三亚”一体化的推进,海口、三亚以围绕两大都市的两个经济圈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飞地政策”推动各市县协调发展、利益共享;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了财政风险防控和基层预算管理指导;通过点、线、面的打造,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越来越多的改革举措、改革方法被应用到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改革涌动在琼州大地。
先走一步,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
海南对外开放基础较好,具有面向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又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应该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希望海南积极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鲜经验。
――习近平
海南,正成为国际大型邮轮经停的黄金点。
“这里的通关便捷、高效、温馨。”9月16日,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联检大楼入境大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刚从“维多利亚号”邮轮下船,所有旅客仅花一个小时就全部完成通关。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里,视察了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岗位和出入境办证窗口,同旅客们亲切交谈。
“总书记来的时候,这里的检验台还是木制‘老古董’呢。”当年与总书记握过手的执勤业务科长罗文琦,如今已是三亚边防检查站司令部副参谋长。站在入境大厅,看着来往的外国面孔,他感慨不已。“不改革真不行,如今,随着智能验证台和智能系统投入使用,旅客通关不断‘加速度’,边检安全指数不断增加。”
良好的通关环境和通关措施,极大地推动了邮轮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凤凰岛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目前两个15万吨邮轮泊位已经基本建成,两个预留22.5万吨级泊位也已完成建设,待获批后即可进行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
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便捷的通关服务,迅速增长的需求,让海南发展邮轮经济的优势尽显。
优势就是发展力,优势就是竞争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起笔破题,如果能用足特色、发挥优势,就能亮点纷呈、事半功倍。
海南对外开放的优势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海南时说,海南对外开放基础较好,具有面向东盟最前沿的区位优势,又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应该在开放方面先走一步,希望海南积极探索,实施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旅游等政策,为全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新鲜经验。
遵循总书记的嘱托,海南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侨乡人文优势,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特别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务实合作。
4年来,海南一路彰“特”显“优”。
先行一步,积极“走出去”“请进来”――
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圆桌会议、岛屿经济论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论坛……一个个对话交流的平台,搭建起了海南务实合作的桥梁。
从2015年起,海南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优势,搭建中国-东盟省市长对话平台,每年达成一系列共识,有力推动了海南与“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
在2017年的对话会上,刘赐贵代表海南向与会各周边地区呼吁,深化务实合作的成果不仅仅体现在倡议上,要转化为具体的政策、项目,取得一批实实在在的成果,与东盟各省市共同打造“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圈”。
真诚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海南坚定的开放态度被周边国家和地区看在眼里,纷纷予以积极回应。
今年7月,海南分别与菲律宾巴拉望省、印尼巴厘省签订友好协议。有关统计显示,海南各城市已经与54个国外城市结为友城,为落实泛南海旅游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额达504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进出口贸易额的67.3%。
过去几年中,海胶集团、海南矿业等一批本地企业在优惠政策、优势资源的促进下,积极通过海外投资、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将生意做到海外,在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发展带去利好与机遇。
“走出去”的不仅有企业,还有海南先进的技术。曾经,海南热带农业专家走进马尔代夫为椰子树“看病”,帮助马尔代夫建设椰心叶甲天敌工厂和椰子害虫联合试验室,解决了椰心叶甲天敌人工繁殖和室内饲养技术问题。自2016年9月以来,海南省已4次派出医疗队在柬埔寨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累计筛查病患近2500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543例,手术成功率100%。
用好优惠政策,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今天,走进位于三亚海棠湾的全世界最大单体免税店,多家品牌专柜已经成为单柜销量的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
自离岛免税政策落地海南以来,海南不断对具体措施进行调整,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这项优惠政策,仅两家店就吸引了超过800万国人消费,带动超过250亿元人民币的消费回流。三亚免税店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免税业迅速成长为在国际免税行业拥有相当话语权的重要力量,对中国高端零售业和免税业的影响十分深远。
2016年9月18日,一种抗癌特效药走进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按照这里全国独有的优惠政策,在省肿瘤医院成美国际医学中心“安了家”。仅用两年时间,作为全国“医疗旅游改革创新排头兵”,一个“开放的乐城”已经初现雏形。目前,先行区已正式受理项目71个,通过医疗技术评估39个,开工27个,完成投资约43.1亿元,创造近2000个就业岗位,今年以来接待客商、游客已达1.5万人次。
同时,海南也加快推动投资便利化改革、通关一体化改革、航权开放政策、入境免签政策……一个个对外开放高地在海南崛起。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互联互通――
2017年初,广东、海南将同一件事分别写进了两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同建设琼州海峡经济带,构建琼州海峡交通大通道。根据双方规划,琼州海峡将从过去阻隔两地的“瓶颈”,变成海南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的枢纽,乃至两省在新的方向上扩大开放的战略窗口。
让双方对此深具信心的,是海南已经初步构建起的陆海空立体交通体系。这为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的互联互通打下了基础,也让海南的区位优势在对外开放中能够充分发挥。
海南,正成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全球首条环岛高速铁路,用653公里的钢轨串珠引线般贯通了海南60%以上的市县,让全岛实现“3小时经济生活圈”。据不完全统计,环岛高铁开通至今,已接待外国政要、嘉宾100多批次,得到了多国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一致称赞,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再看空中,海南正抓紧架设“一带一路”的“空中桥梁”。雅加达、德里、圣彼得堡……飞机的起落之间,开启了海南与世界的一次又一次对话。目前,海南已经开通国际航线50多条,正朝着100条以上国际航线的目标加速前进。海口、三亚两座国际机场旅游吞吐量迅速增长,建设“一带一路”门户机场潜力无限。
海洋上,国际邮轮不断来往,邮轮游艇经济发展迅速,海南在开放合作中谋求发展新局面……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正有力支撑海南加入“一带一路”的大合唱,下好扩大开放的“先手棋”,“一带一路”支点作用日益凸显。
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4年来,从海洋,到陆地,再到天空,海南各领域发展都出现深刻变化,一曲曲改革乐章奏响新篇,一幅幅民生画卷徐徐展开,一串串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合作步伐闪亮舞台……
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正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奋进姿态,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热切关注。
“敢”字当头,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
――习近平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012年底,深圳莲花山,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上述重要论述时,正是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在山顶,习近平向伫立在此的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从冬天到春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再次南下,来到海南考察,与海南干部群众一道,重温了小平同志对海南的嘱托和夙愿,重提“全国最大经济特区”这张海南“名片”。
“希望海南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海南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
殷殷话语中包含着深深期待。总书记的嘱托,明确了海南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的定位,指出了海南在世界新一轮变革整合大潮中的方向,画出了海南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航道。
言犹在耳,重担在肩;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刘赐贵在省第七次党代会上宣示,我们要以新时期特区人的勇气担当,解放思想,突破一切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进一步发挥博鳌亚洲论坛、毗邻东南亚等优势,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作为;全方位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4年来,海南牢记总书记嘱托,上下一心、努力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有力推动全省各领域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迈向深入。
重振特区精神,海南放脚迈开“先行一步”――
在全国率先启动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探索对海南岛1800多公里海岸线进行全面整治,探索将绿色GDP落实到对市县党委政府的评价考核中,按照中央精神全面推动农垦新一轮改革,加快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用好离岛免税和入境免签等开放政策……越来越多在全国“先行一步”的改革开放举措,在海南迈开了步子,探索了经验。
闯出新路、走在前列,这正是海南作为特区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
重振特区精神,海南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9月底刚刚闭幕的省委七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提出在我省2014年取消对中部市县GDP考核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构建绿色GDP考核体系。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省干部群众纷纷点赞,认为这种抛弃片面“唯GDP论”的改革,抓住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牛鼻子”,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海南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海南新一届省委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和大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本身就是特区精神丰富内涵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医疗异地合作模式,推动全省六类园区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开放共享的政务大数据平台……新发展理念和改革思维正在渗透进海南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
比如,怎么样有效招商引资,什么是最好的投资者?刘赐贵专门指出,最好的投资者既要看资金技术是否雄厚,也要看是否珍惜海南生态、能不能自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不能与百姓共享资源红利、能不能最大限度保护资源并发挥最佳效益。
改革开放,不仅是战略、政策、举措,也是意识、理念和精神。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特区之特必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发扬特区精神、落实新发展理念、树立特区品牌上。谁更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谁能埋头苦干,谁就更有机会将改革开放推得更深入,走得更快更稳健。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扬特区精神、重塑特区意识,是改革开放这个海南发展“关键一招”中的关键。
4年来,海南人民在特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在发扬特区精神的奋进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特区精神的丰富内涵。
特别是2017年以来,特区精神成为海南社会舆论中的一个热词。在海南日报等媒体开设的“弘扬特区精神大家谈”等栏目中,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建言、各抒己见,但大家在有一点上形成了共识:
经济特区不仅包含着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还包括了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埋头苦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具有丰富内涵的特区精神。
近年来,海南连续开展的“百日”行动,就是最好的印证――
2015年开展的“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实现了新开工项目1043个,比预期目标超出1倍以上,而且2014年以前应开工而未开工的358个、2015年应开工的530个中央投资项目全部开工;
2016年开展“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推动了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1.5%;民间投资增长16.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千个项目集中高速推进,产生了良好的倒逼作用。尤其是一大批改革开放的举措和做法在“百日”行动中固化下来, 深化改革开放成为推动工作的常态。同时,一大批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马上就办”作风是最大的招商环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海南新增工商登记和新增注册资本金数量连续两年大幅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2017年的百日大研讨大行动,更是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促进行动,深化改革开放的风暴。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问题为导向,以研讨促行动,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剖析当前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方向,做好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革除影响海南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机制性障碍。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明年,就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起步之年,海南改革开放必将迎来新一轮重大机遇。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海南干部群众在大研讨大行动中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夯筑起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海南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雄心壮志。
9月29日,省委召开的“大研讨大行动”活动总结交流暨理论研讨会在总结此次活动成果时指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大家一致认识到,必须重振特区精神、擦亮特区品牌、再创特区辉煌。
这是海南干部群众的心声,这是特区精神气质的呼唤,更是海南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的先声。
(海南日报 彭青林 金昌波 王玉洁)